鉅成娛樂:娛樂產業的創新巨擘與其創辦人的傳奇故事
鉅成娛樂的崛起與創辦人背景
在臺灣娛樂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, 鉅成娛樂 已然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。這家成立於2010年代的娛樂公司,以其前瞻性的經營策略與多元化的業務布局,迅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。而談到鉅成娛樂的成功,就不得不提及其靈魂人物——創辦人 王志豪 先生。
王志豪的創業歷程
王志豪出生於臺灣臺中一個普通家庭,自幼對表演藝術展現濃厚興趣。大學時期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,期間不僅參與多部舞台劇演出,更開始接觸幕後製作工作。這段經歷奠定了他對娛樂產業的深刻理解,也埋下了日後創立娛樂公司的種子。
畢業後,王志豪先後在多家電視台與製作公司任職,從基層場記做起,逐步晉升至製片人崗位。長達十年的業界磨練,讓他累積了豐富的人脈資源與市場洞察力。特別是在選秀節目熱潮期間,他敏銳地觀察到臺灣娛樂產業面臨轉型關鍵期,傳統模式已無法滿足新世代觀眾需求。
2013年,王志豪毅然辭去高薪工作,以自有資金300萬元新臺幣創立「鉅成娛樂」,初期僅有5名員工,辦公室設在臺北市民生東路一間小型商辦。公司命名「鉅成」,取「巨大成就」之意,彰顯其立志改變產業的雄心。
鉅成娛樂的業務版圖與創新模式
經過近十年發展,鉅成娛樂已從單純的藝人經紀公司,蛻變為整合 藝人經紀、節目製作、新媒體運營 三大核心業務的娛樂集團,旗下擁有超過50位簽約藝人,年營業額突破10億元新臺幣。
藝人經紀部門的獨特策略
鉅成娛樂的藝人經紀部門採行「 分眾培養 」策略,針對不同類型藝人制定個性化發展方案。與傳統經紀公司最大不同在於:
- 透明化的合約制度 :率先採用階梯式分成比例,藝人收入達到一定門檻後,公司抽成比例自動降低。
- 專業培訓體系 :設立內部培訓中心,邀請好萊塢、韓國等國際師資授課,課程涵蓋表演、歌唱、舞蹈、語言等多面向。
- 數據化評估系統 :透過社交媒體互動率、粉絲增長速度等量化指標,科學評估藝人發展潛力。
這種創新模式成功培養出多位新生代偶像,如以《我們不能是朋友》走紅的男演員 張軒睿 、YouTube頻道破百萬訂閱的網紅團體 這群人 等。
節目製作部門的突破性嘗試
鉅成娛樂的節目製作部門則聚焦「 跨界融合 」概念,打破傳統節目類型界限。其代表作包括:
- 《聲林之王》 :臺灣首創結合AR技術的音樂選秀節目,虛擬場景讓參賽者彷彿置身奇幻森林演唱。
- 《料理之王》 :美食競技節目融入劇本殺元素,參賽者需在解謎過程中完成料理挑戰。
- 《極限打工》 :實境秀讓藝人體驗不同職業,首創「直播+錄播」雙軌制播出模式。
這些節目不僅收視亮眼,更開創臺灣綜藝節目新風貌,多次獲得金鐘獎肯定。
新媒體部門的前瞻布局
早在2016年,鉅成娛樂便成立專門的新媒體部門,其關鍵布局包括:
- 短影音內容工廠 :每日產出20支以上適合Facebook、Instagram、TikTok等平台的短影音。
- 虛擬偶像開發 :投入千萬資金研發自有虛擬偶像「小鉅」,已累積數十萬粉絲。
- 數據分析團隊 :透過AI工具即時監測網路聲量,快速調整內容策略。
這種「 內容為王、數據驅動 」的運營理念,使鉅成娛樂在數位轉型浪潮中搶佔先機。
王志豪的經營哲學與企業文化
作為鉅成娛樂的核心人物,王志豪的經營理念深深影響著公司發展方向。他常強調:「 娛樂產業的本質是服務業,我們販賣的不是產品,而是情感連結。 」
三大經營原則
-
「創新不等於冒險」 :王志豪主張任何創新都應建立在市場調研基礎上。鉅成娛樂每推出新項目前,必先進行小規模測試,根據反饋調整後才全面推廣。
-
「人才是最大資產」 :公司實施「 雙軌晉升制 」,員工可選擇管理職或專業職發展路徑,專業職最高可享有與副總經理同等待遇。
-
「永續發展優先」 :拒絕短視近利的商業模式,例如不強迫藝人接低品質代言,以維護長期品牌價值。
獨特企業文化
鉅成娛樂辦公室充滿創意氛圍,隨處可見的互動式白板牆、每週五的「瘋狂點子分享會」、無階級稱呼制度(所有人互稱英文名)等,都體現其開放包容的文化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「 失敗獎 」制度——每年頒發給最有價值的失敗案例,鼓勵員工勇於嘗試。
王志豪本人也保持低調務實作風,儘管公司規模壯大,他仍堅持每天與不同部門員工共進午餐,直接聆聽第一線聲音。這種親力親為的態度,讓鉅成娛樂在快速擴張的同時,仍能維持新創公司的靈活與熱情。
鉅成娛樂的產業影響與社會責任
隨著影響力擴大,鉅成娛樂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,並推動產業正向發展。
產業升級的推手
-
數位轉型顧問服務 :2019年起免費為中小型經紀公司提供數位化轉型諮詢,已協助30餘家公司建立線上運營系統。
-
新銳導演扶持計劃 :每年提供500萬元資金支持5位新生代導演拍攝實驗性作品。
-
跨公司合作平台 :發起「臺灣娛樂共創聯盟」,促進同業資源共享,共同開發國際市場。
社會公益參與
鉅成娛樂長期關注青少年發展與文化平權議題,主要項目包括:
- 「夢想直播間」計畫 :捐贈直播設備給偏鄉學校,並派專業師資指導媒體素養教育。
- 多元文化內容基金 :每年製作至少2部以原住民、新住民為主題的影視作品。
- 藝人公益時數制度 :要求簽約藝人每年至少參與40小時公益活動,並納入合約條款。
2021年,鉅成娛樂更成為臺灣首家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娛樂公司,彰顯其在商業成功與社會價值間的平衡追求。
未來展望與挑戰
面對快速變化的娛樂環境,鉅成娛樂已啟動「2025願景計劃」,重點方向包括:
國際化戰略
- 東南亞市場深耕 :在泰國、越南設立辦事處,培養當地語系化藝人。
- 國際合製項目 :與Netflix、Disney+等平台合作開發原創內容。
- K-pop式訓練系統 :引進韓國偶像培養模式,打造國際化藝人。
技術創新布局
- 元宇宙娛樂開發 :成立專案團隊探索虛擬演唱會、NFT粉絲經濟等新型態。
- AI內容生成實驗 :測試利用人工智能輔助劇本創作、音樂製作等流程。
- 沉浸式體驗中心 :規劃在臺北設立結合5G、VR技術的互動娛樂空間。
潛在挑戰
儘管前景看好,鉅成娛樂仍面臨諸多挑戰:國際競爭加劇導致人才流失風險、新媒體平台演算法變動影響內容觸及率、觀眾注意力碎片化使內容變現難度提高等。王志豪坦言:「 最大的挑戰永遠是明天的觀眾想要什麼,我們能否比他們更早發現。 」
結語:娛樂產業的革新者
從一間小辦公室起步,到成為臺灣娛樂產業的重要推手,鉅成娛樂的成功絕非偶然。在王志豪的帶領下,公司以「 敢於不同 」的精神,不斷突破傳統框架,證明臺灣娛樂內容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。
對於懷抱星夢的年輕人,王志豪常分享他的座右銘:「 與其等待舞台,不如自己搭建舞台。 」這或許正是鉅成娛樂從創立至今的最佳寫照——不只創造娛樂,更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娛樂新規則。
隨著鉅成娛樂持續擴張版圖,未來勢必將為華語娛樂產業帶來更多驚喜。而無論科技如何演變,其核心精神始終不變:用優質內容連結人心,讓每個人都能在娛樂中找到感動與力量。